红木古
典家具材质的九种辨识方法(一)
明清古
典家具的艺术成就,在于形
与艺的完美结合,极具韵味,神形兼备。而形与艺的艺术结合,离不开
珍贵用材的衬托。近二十年来,随着明
清古典家具收藏的持续升温,古典家
具的用材受到了广泛瞩目,但同时
也出现了不少的错误认知。
我与珍
贵木材打交道已二十余年,为了寻
访名木和探究名木的奥妙,足迹几乎踏遍东南亚、非洲、南美洲各地,耳闻目
睹了许多国内罕见的濒危树种,并通过
各种木材的对比,形成一些理解和积淀。虽然市场上各类书籍、杂志介
绍木材的不在少数,但也有不少悖谬、含糊、误导的文章充斥其间,对红木
收藏造成了极大的困扰。于是在《中国红木古典家具》杂志赵
夫瀛总编的邀约下,我根据
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,从材质的密度、油脂等
九个方面对古典家具优良材质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,望为读
者提供参考和借鉴。
一、密度
密度,即指木
材在一定的大气状态下达到平衡含水率时的重量与体积比。红木大
部分密度都低于水的密度1 g/cm3,因此很多不沉于水,但小叶
紫檀等个别木材除外。通过对比可以发现,除油性特好的品种,一般的海南黄花梨(降香黄檀)的密度在0.82~0.94g/cm3,越南黄
花梨的密度则在0.70~0.95g/cm3,小叶紫檀(檀香紫檀)的密度则达1.05~1.26g/cm3,相比之下,小叶紫檀的密度更大,能沉于水。此外,保护的
特别好的红酸枝类,如交趾黄檀、微凹黄
檀等密度也都超过1 g/cm3,特别是
中南美洲微凹黄檀,相当一
部分都是五百年以上老料,其中部分密度高达1.37 g/cm3,相比紫
檀有过之而无不及。红酸枝
体现出与小叶紫檀同样的特质,而黄花
梨在这一层面上则稍有缺憾。
红木家具:http://www./ 欢迎咨询访问 |